瘛脉穴

瘛脉穴,经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瘛脉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位于乳突中央,当角孙穴至翳风穴之间,沿耳轮连线的中、下1/3的交点处。现在常用于治疗偏头痛、神经性耳聋等。平刺0.3-0.5寸,或点刺出血。
基本信息
隶属经络
手少阳三焦经
出    处
《针灸甲乙经》
操    作
平刺0.3-0.5寸
功    能
燥湿化气
主    治
头痛,耳鸣,耳聋等
主要配伍
配头维、印堂主治头痛
折叠编辑本段名称释义
(1)瘛脉。瘛,指犬的发狂之状,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。脉,脉气也,经脉中的气血也。瘛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。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之气,二者相会后,水湿之气吸热病急速胀散冲出穴外,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,故名。

(2)资脉穴。资,供给、资助也。脉,脉气也,经脉中的气血也。资脉名意指三焦经有名无实的经气在此得到资助。本穴物质本应由翳风穴提供,而翳风穴传来的为阳热风气,气性干燥,有名而无实,但因有颅息穴下行的水气本穴的气血才得到充实,如同被资助一般,故名资脉。资生名意与资脉同。

(3)体脉穴。体,身体也。脉,经脉中的气血也。体脉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得到充实,身体的经脉气血才得以连贯畅通。理同资脉名解。

折叠编辑本段功能作用
燥湿化气。

折叠编辑本段治法
寒则补而灸之或点刺出血,热则泻针出气。

折叠编辑本段定位
在乳突中央,当角孙穴至翳风穴之间,沿耳轮连线的中、下1/3的交点处。

折叠编辑本段解剖
当耳后肌处;布有耳后动、静脉;有耳大神经和面神经耳后支分布。

折叠编辑本段主治
1. 头痛,耳鸣,耳聋;
2. 小儿惊风。
折叠编辑本段操作
平刺0.3-0.5寸,或点刺出血。
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运用
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、神经性耳聋等。
折叠编辑本段配伍
配听会、耳门主治耳鸣、耳聋;
配头维、印堂主治头痛。
 穴位图

【穴位视频】


浏览量: